離開飯店第一站.來得是XX麻糬店...唉!再來就是小野柳.來了多次也不稀奇了!
下一站..水上流.只不過一條小水溝.我連拍照也沒拍
這裡是杉原護漁區.下車時導遊說如有多餘的時間再去加路蘭..如要餵魚先去花錢去買個饅頭!
加路蘭 因為還有時間所以在這停歇,但有的人沒下車..但我卻覺得這是今天最好的停歇點
一邊看山,一邊望海
所有景觀都是利用漂浮木所完成的,很特別吧!
與風合唱 穿過都蘭山這片土地與太平洋懷抱的風.無論吹在臉上還是呼吸在胸腔裡.總是如此純淨.清甜.這是千百年來上天風盛的恩賜。
本作品以豎琴為意象.做為頌讚山海的慨念.琴弦上的小風車.則代表我們童年時期對風最具體的想像與音符的象徵.如今時空流轉.山海依舊.大環境卻急速變動中.一切理所當然的美好.都可能不再繼續.迎風而立.珍惜當下.決定~與它一起唱首歌吧!
日昇之屋 東海岸是台灣最靠近曙光和月昇的地方,迎著海上昇起的旭日朝陽或者墨藍夜間海平線上銀波粼粼的月光大道,在在讓人們驚嘆感動情不自禁想要隨著朝陽月昇中的波光起舞,就像過去千百年來生活在這海岸線上的海洋民族,總在退潮後的清晨和月色下,滿懷對造物的感激,歡欣地勞動於潮間帶,採集三餐所需的蛋白質。這是一組向海洋.潮汐,朝陽和月昇致敬的系列作品。
這個我不知道他的含意..
長短不一的漂浮木牌一排也是不錯!
風搖蘭 加路蘭遊憩區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風」,每到東北季風吹起的時刻,強勁的風勢讓人站都站不住,然而加路蘭背山面海視野遼闊,可以遙望整個都蘭灣,海岸山巒稜線起伏與太平洋交會之處。
藝術家取鳥翼開展輕盈飛翔的造型,透過這件作品提供的吊床,鞦韆,頂蓋遮蔭等讓人發懶放空的設計,希望人們或坐或臥在這件作品之下,暫時忘卻生活的汲汲營營,讓心靈如翱翔天海山交會之際的鳥兒般,自在寧靜輕盈。
涼亭下還有人表演著薩克斯風..不過來這的人都來匆匆去匆匆.又有幾個能真正做再那聆聽
大地的洗禮 加路蘭北方的小溪過去是附近阿美族人洗頭的地方,因為這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烏黑亮麗而被稱為黑髮溪。作者以加路藍北端「黑髮溪」的地景歷史故事為靈感,設計了這樣一件作品,全部以漂流木組構成一個巨大的長髮頭像,除了呼應加路蘭古地名中「髮絲柔亮飄逸」的意象,同時也藉由飛揚的線條強調著名的「加路蘭風」; 讓遊客們有個可以 觀,可以神遊土地歷史的漂流木藝術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