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舜德農莊這次宜蘭之旅,昨天跟司機通話說只有17人,還在半信半疑中,果真~上車後大家都是一個人做兩個位置,既然是去宜蘭就有心裡準備坐車。第一站來道這舜德農莊吃午餐..環境不錯,菜色也很好..

九寮溪步道

下午2.3點中於抵達了第一個景點,九寮溪步道

九寮溪步道

九寮溪自然步道座落於大同鄉崙埤村,由省道台七線與泰雅大橋路口之加油站旁產業道路進入約0.5公里,到達九寮溪自然生態教育園區入口,再步行約2.2公里可至九寮溪自然步道入口。

九寮溪步道

此步道沿溪流行走至步道終點九寮溪瀑布(玉蘭瀑布),全程約1.8公里,往返約90分鐘。沿途林蔭茂密、溪水潺潺、鬱鬱蒼木,蕨類與藤蔓等攀附在樹梢山壁,猶如空中花園般。溪水非常的清澈。

九寮溪步道

而泰雅族原住民稱此溪為「戈壩溪(GaBa)」。

因為九寮溪水勢強勁,瀑布的水打在石頭上會發出「Ga-ba」的聲音。

但是對泰雅族的獵人來說,Ga-ba的意境比較接近~迴盪在山谷的遺憾。

九寮溪步道

這裡是早期泰雅人狩獵的傳統領域,當奔走山林間的獵人遇到了水鹿,用盡全力追上去,這場追逐一路追到了第二層瀑布頂上,突然間,水鹿縱身一躍便消失在瀑布的水霧之中。

九寮溪步道

失望之計,山谷突然寧靜下來,水落在石頭上Ga-ba-Ga-ba的聲音,清晰的像打在心頭一般。於是,獵人的收獲,就是帶了「戈壩溪」的名字回到部落。

九寮溪步道

到了躍棧道.就在溪畔斷崖處,從上往溪谷下瞧那景觀美不勝收.已經汗流浹背了....回去搜尋,聽說可租腳踏車。騎到這,才開始走...

九寮溪步道

很多人走到這就放棄了..我們笑說這裡也有一個小瀑布...九寮溪自然步道總共會遇到6座橋

篤農橋

篤農橋右邊的山岳原住民稱為「doou neuu」,以前,為了生計,部落居民需辛勤的步行、涉水攀爬至山頂的田園耕種。若遇溪水暴漲的季節,路程往返倍加艱辛、危險。如今,此地以生態深耕,山上也遍佈農路,這座橋樑也經更便利安全,永續串連原住民的生態與生活,而原住民辛勤踏實的生活精神將以「篤農橋」的真意來延續。

九寮溪步道

站在橋上聽那潺潺流水生,頓時忘掉所有的辛苦...

第二座橋,豁雲橋。.JPG

豁雲橋 這座紅色的橋很顯眼~也很美

第三座橋,巴尬橋。.JPG

巴尬橋 

九寮溪步道

眼看著路越來越窄.又怕時間來不及.只好往回走..後面的美景與我無緣了

第四座橋,這是在巴尬橋.JPG

巴尬吊橋 狩獵是以前原住民維持生計的技能之一,某天獵人正在巡視陷阱時,發現有水鹿掉入其中,獵人便興高采烈製作「木背架pa gah」要將獵物背回去。但是正當背架做好時,水鹿卻掙脫陷阱套繩逃走,獵人空歡喜一場。族人便戲稱此狩獵處為「pa gah」,如今此處的吊橋,則順應歷史而名為「巴尬吊橋」。

哈隘吊橋

哈隘吊橋 以前獵人往此山狩獵,必須橫渡湍急的溪流和攀登陡峭破碎的岩塊,因此,對岸的山則依地形而取名為「ha gai山」。如今這座壯觀吊橋的鋼纜鑿岩削壁深入十餘公尺,牢牢抓住兩岸,因此名為「哈隘吊橋」。

臨瀑橋

臨瀑橋 古早以前這裡是一片由湍急水流與瀑布所沖瀉形成的平緩深潭「de gerley」,原住民必須繞過「de gerlay」才得以到達獵區,而後土石隨大水逐漸填滿河床。這座拱橋,就位在消失的深潭上,而壯觀的戈壩瀑布也近在咫尺。九寮溪步道

戈壩瀑布 九寮溪是蘭陽溪的支流之一,位於蘭陽溪上游的河谷北側,是雪山山脈的脊梁帶,只要由硬頁岩、千枚岩和板岩組成,在地質年代屬於漸新世晚期。因為先天的地質條件再加上九寮溪流的又快又急,於是切割出了陡峭的河谷,也把原本平緩匯流口分出了高低落差,雨季水量大時,瀑布寬度可達5公尺垂掛在山的肩膀上。

英仕山莊

 今晚就住在英仕山莊的小木屋,而這裡樓下是團體餐廳,而3樓的餐廳還是水力旋轉屋,站在裡面還會輕微的頭暈...

小木屋

晚上就睡這..準備明天爬太平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心藍 的頭像
    心藍

    °☆☆╮↙優藍歷境↘╭☆☆°

    心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