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廟

12月16日因為喝喜酒所以必須前往澎湖~在出發前的一個半月就買好了機票 。沒多久看到新:澎湖旅遊3天2夜還送消費券1100元, 活動期間106年11月21日(以入境日期為準)起至107年2月10日止!想說平白多了1100可以花太棒了!(城隍廟)

城隍廟

誰知出發前三天,就說消費券已發完了~騙很大..一個月不到.幾千萬就花完了...在飛機上後做一位女士還說有消費卷可領..我跟他說沒了~他卻說:有阿I是到二2月。我說已經公布了!  他說怎能這樣,盧也要盧到~好想看他怎麼個盧法..

馬公

因為買了太早的票,放好行哩,就騎機車亂逛~順便去了老街

四眼井

 在老街裡的四眼井 馬公四眼井俗稱四孔井,是開鑿於明中葉距今約400餘年水量豐沛。本井內徑寬一米四,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逐於其上鋪設長約二米二,厚約九公分之石板條六片,並挖鑿內徑約36公分之井口四個。據傳中央街之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澎湖

等待開席漫長的時間.拍拍新娘子。(澎湖的宴席跟台南的完全不同)

觀音亭

觀音亭始建於清康熙35年(西元1696年),為薛奎所創建,主祀觀音佛祖。早期寺廟規模很大,後來在清法戰爭遭到破壞。光緒10年(西元1884年)清法戰爭澎湖之役,法軍侵襲,造成原本的觀音亭全毀,廟內的文物和兩尊觀音像、十八羅漢像、鐘等全被法軍掠奪,至光緒17年(西元1891年) 澎湖水師鎮總兵吳宏洛才捐銀兩重建。臺灣日治時期,1923年澎湖官署新廳舍落成,便把原澎湖廳通判衙門前的石獅移至此。1931年鄉民集資重建觀音亭。1957年又重新整修,現在造型簡樸而渾厚,雖不如昔日的繁華富麗,但仍是澎湖的佛教聖地。廟庭內有二井,在地人稱澎湖第一泉;廟前有兩隻綠色的大獅,建材不是石頭也不是水泥,而是用糯米漿、石灰、黑糖水調和砌成的,在歷經了百年歷史後也仍未毀壞。

觀音亭

觀音亭下面的海水浴場是平沙細浪,是戲水游泳的好地方,更是澎湖帆船選手訓練基地。這裡有一逆玄武岩形成的海堤,長約500公尺,由國立澎湖高級海事水產職業學校西邊海岸,向西南海中突出,形成一道天然的防波堤。因為堤防的阻隔,使得中央的海水變得格外平靜,成了天然海水浴場。(看我又是帽子又是口罩.還有借了人的手套!真想到後面橋上.肯定是被吹下水..)

篤行十村在觀音亭不遠處還有個篤行十村,全台最早的眷村。清朝時期園區為砲兵部隊操練場所,日軍占領後在此設立「澎湖島要塞司令部」以及「澎湖島重砲兵大隊」的官舍群,風格為日是典型建築或混合洋式風格.稱為「合洋折衷式」。因眷村多半為官階較高之軍官眷屬,也叫「將校眷村」。篤行十村跨越清朝.日據.民國等時代。園區內蘊藏豐富的故事與歷史,值得細細品味..

篤行十村

醞釀廣場 為舊時眷村的廣場,居民經常在此處聊天.聚會.為日常生活裡重要的休閒活動地點。修繕後提供遊客在此體驗各項活動與休憩

篤行十村

澎湖縣政府斥資百萬整修歌手潘安邦小時候的故居,更與澎湖當地藝術不結盟團體合作將之規劃為藝術創作展覽區,展示創作藝品與,潘安邦的故居如今藝術與日式眷舍風貌相映,頗有特色。外婆的澎湖灣其實歌詞中所寫的澎湖灣在金龍頭海岸,是禁止進入的海軍飛彈快艇基地,潘安邦外婆位在馬公市中央里的老屋也被拆除,縣府於是將潘安邦位在篤行十村的故居重新整理成庭園景觀,並設置潘安邦外婆塑像,設計成潘安邦與外婆嬉戲的意象,走近時可會播放外婆的澎湖灣歌曲。目前有藝術工作者在這從事藝術創作,可和館內人員打招呼後入館參觀各項藝術創作的作品,戶外小廣場也有老相片跟一些有趣的小藝術品,旁邊草地上栽種了幾株天人菊,庭院外望向海邊的感覺非常好呢!

篤行十村

2009年5月23日「張雨生故事館」開幕,4個主題區從雨生小時候在澎湖求學與居住的生活開始回憶。「天天想你」的音樂繚繞在故事館內的這一刻,雨生將知道這世界的某個角落將因此有更多人記憶長存。張雨生於1966年出生於澎湖馬公市篤行十村眷村,父親是退伍軍人,母親為泰雅族原住民,他曾經在澎湖念小學,9歲時遷台,進入歌壇後以「我的未來不是夢」等歌曲成名,並跨足唱片製作與舞台劇,1997年31歲時車禍在台北去世。張雨生故居馬公市新復里2巷22號如今幻化為故事主題館,依張雨生的童年生活、求學成長、步入歌壇及媒體報導等主題分為4區,蒐集張雨生的影音及文字創作等陳列, 幾棟建築20、18、16號一併納入整修,作為故事館整體佈展,22號才是雨生的真正故居!館內文字影響包羅雨生當時在澎湖眷村的兒時生活點滴、離開澎湖後想念澎湖的心情、參加歌唱比賽獲得的各項殊榮、以及在電影、舞台劇等場域精彩演出回顧,並透過多媒體展示的方式讓雨生的聲音重回故居空間!
金龜頭砲台

金龜頭砲臺位於臺灣澎湖縣馬公市,是拱衛清朝澎湖廳城的砲臺之一,舊砲臺具體創建時間不明,清朝第一次修建是在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左右[1],不過目前保留者為光緒十三年(1887)建的金龜頭新式砲臺,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11月21日公告為國定古蹟

金龜頭砲台金龜頭砲臺位於馬公市觀音亭南側高地,門額上書有「天南鎖鑰」,故又稱天南臺。此炮臺創建於清光緒13年(1887),由當時的總兵吳宏洛負責督建,與西嶼東臺、西臺為全澎戰力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心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0) 人氣()